| ||||||
姓 名: | 杨军卫 | |||||
职 称: | 副教授 | |||||
导师类别: | 硕士生导师 | |||||
系 室: | 化学工程系 | |||||
研究领域: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
电子邮箱: | yangjwupc@126.com | |||||
联系电话: | 15954227273 | |||||
◎教育背景 | ||||||
本科 2003年9月~ 2007年7月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与工艺 硕士 2007年9月~ 2010年7月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与技术 博士 2010年9月~ 2013年7月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与技术 博后 2013年9月~2015年11月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博后流动站 | ||||||
◎工作经历 | ||||||
2015-2018,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化学工程系,讲师 2019-至今,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化学工程系,(破格)副教授 | ||||||
◎研究方向 | ||||||
[1] 石油基高端碳材料 [2] 储能碳材料生产工艺及关键装备 [3] 管式加热炉工艺模拟 [4] 化工过程模拟与软件开发 参与开发的加热炉技术在金陵石化、扬子石化、高桥石化、茂名石化等企业应用,累年三年为企业创造效益20多亿元,获201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
◎科研项目 | ||||||
(1) 耦合结焦前驱物反应与传递过程的重油壁面结焦机理 国家基金面上项目 2025-08-27 (2) 80万吨/年延迟焦化装置安全环保提升项目加热炉工艺包及详细设计 技术转让 2025-01-02 (3) 钠离子混合电容材料及器件开发 青岛市科技计划项目 2024-12-11 (4) 基于炼化副产软碳前驱体的硬碳材料制备及其储钠性能调控重点研发 2024-11-28 (5) 高容量高倍率长循环负极专用焦定制化生产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省部级 2024-11-06 (6) 废矿物油全加氢净化绿色再生处理技术 技术转让 2024-11-05 (7) 焦化加工加氢尾油产品分布评价 技术服务 2024-10-01 (8) 高端针状焦生产技术开发 技术开发 2024-05-13 (9) 加工深拔减渣、浓缩油浆与DOA的高苛刻度焦化炉技术开发 技术开发 2024-05-10 (10) 木质素基复合硬碳钠电负极的结构设计与性能调控 国家重点研发 2023-12-01 (11) 100万吨/年焦化炉节能增效改造工艺包及详细设计技术转让 2023-10-27 (12) 二焦化装置加热炉优化升级项目技术工艺包专利实施许可合同 技术转让 2023-09-20 (13) 原油浅度热裂解反应特性研究与分子动力学模型开发 技术开发 2023-03-27 (14) 深拔减渣焦化卡边优化技术开发 技术开发 2022-06-20 (15) 一种适用于小流量重油防结焦加热炉的研究技术开发 2021-09-01 (16) 延迟焦化装置弹丸焦诊断技术开发 技术开发 2020-11-12 (17) 高端石墨材料生产优化技术开发 技术开发 2020-10-21 (18) 减压蒸馏加热炉深拔技术开发 中国石化科技计划项目 2018-07-31 (19) 苯乙烯焦油焦化掺炼评价试验 技术服务 2018-04-08 (20) 基于微流控的重油结焦前体物可视化定量表征新方法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017-09-01 (21) 焦化炉管焦性质与焦炭塔持液量研究 学校项目(人才引进) 2017-01-01 (22) 溶剂脱沥青装置加热炉结焦机理研究 技术服务 2016-05-24 (23) 高温重油气液旋流分离系统研究 省部级其他项目(理工科)2014-01-01 | ||||||
◎代表性论文及专利 | ||||||
1.论文 [1] Yang, J., Tang, X., Yuan, Y., Zhao, J., Shen, H., Zhao, J. NiRu@C chainmail catalysts for high performance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J]. Fuel. 2026, 404136279.(一区Top) [2] Yang, X., Shen, H., Fang, G., Ma, Q., Cheng, S., Yang, J. Practical molecular reconstruction method for heavy oil based on SARA fractions simulated blending[J].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25, 508(03): 161050. (一区Top) [3] Yang, J., Yang, X., Zhang, Z., Qin, H., Wang, C., Shen, H., Zhou, X. Optimizing engineering strategies for delayed coking applications: A machine learning-based multi-objective framework[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25, 520146093. (一区Top) [4] Yang, J., Yang, X., Shen, H., Fang, G., Ma, Q., Li, G. Novel Characterization Method of the Mesophase Optical Textures Based on In Situ Coking of Heavy Oil[J]. ACS Omega. 2025, 10(1): 1772-1779. [5] Yang, J., Wang, B., Wang, W., Liu, Y., Wang, L., Wu, M., Hu, H. Additive Manufacturing of Nano-Micro Carbon Structures via Two-Photon Lithography[J]. Small. 2025, e01552. (一区Top) [6] Wang, W., Xu, Y., Li, Y., Sun, Y., Fielding, A. J., Iamprasertkun, P., Yang, J., Wang, B., Li, Q., Wu, M., Hu, H. Evaluation of the Impact of Conductive Additives on the EPR Spectra of Hard Carbon Anodes[J]. Small Methods. 2025, 2500786: 1-10. (一区Top) [7] Fang, H. Q., Li, D. Z., Zhao, M. Y., Zhang, Y., Yang, J. W., Wang, K. Research progress and prospect of hybrid supercapacitors as boosting the performance[J]. Energy Sources Part a-Recovery Utilization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2024, 46(1): 5849-5866. [8] 陈雷震, 杨军卫, 肖家治. 双级减压蒸馏装置减压深拔可行性分析[J]. 炼油技术与工程. 2021, 51(06): 5-8. [9] 杨军卫, 刘丽颖, 王朔, 莫娅南, 田凌燕, 甄新平. 延迟焦化加热炉炉管焦组成与成因分析[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44(01): 180-184. [10] Yang, J., Liu, L., He, Z., Wang, S., Mo, Y., Li, X., Tian, L., Xiao, J. New Visual Test Method for the Toluene Insolubles in Oil Products[J]. Energy & Fuels. 2020, 34(02): 1447−1452. [11] Guan, L., Hu, H., Li, L., Pan, Y., Wu, M. Intrinsic Defect-Rich Hierarchically Porous Carbon Architectures Enabling Enhanced Capture and Catalytic Conversion of Polysulfides[J]. ACS Nano. 2020, 14(5): 6222-6231. [12] Yang, J., Shen, G., Li, P., Wei, W., Zhang, C., Xiao, J. Kinetic Model for the Deep-Severity Thermal Reaction in the Coke Drum of Delayed Coking[J]. Energy & Fuels. 2017, 31(3): 2681-2686. 2.专利 (1) 一种烃类原料热处理装置,中国,202020732109.5 (2) 一种加热炉与在线清焦方法,中国,2023105475186 (3) 圆筒型管式加热炉,中国,ZL201810384804.4。 (4) 一种加热炉与在线清焦系统,中国,2023211814807 (5) 立管方箱炉,中国,ZL 201820607259.6 (6) 一种延迟焦化装置生产弹丸焦预判与优化操作方法,中国,202411404531.7 (7) 检测装置和悬浮液中的颗粒检测方法,中国,ZL 201910330832.2 (8) 一种改善热强度分布的加氢炉,中国,ZL2014 2 0455022.2。 (9) 一种延迟焦化加热炉,中国,CN201010554752.4。 (10) 对称双阶梯管式辐射炉,中国,ZL 2011 20503562.X。 | ||||||
◎代表性著作 | ||||||
[1]《化工热力学》、《能量利用过程原理》、《延迟焦化工程》 | ||||||
◎获奖情况及荣誉称号 | ||||||
(1) 2023年 中国商业联合会 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三完成人。 (2) 2022年 中国发明协会 创新创业一等奖,第三完成人。 (3) 2017年 国务院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三完成人。 (4) 2016年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二完成人。 (5) 2016年 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二完成人。 (6) 2014年 中石化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三完成人。 | ||||||
◎执教课程 | ||||||
本科生:《化工热力学》《能量利用过程原理》、《生产实习》 | ||||||
◎招收及指导研究生情况 | ||||||
1.指导研究生情况 独立与协助指导研究生30余名,毕业生就业方向:大型国企、设计院、研究院、万华化学、比亚迪、外企(基恩士等)及科研院所(聊城大学等)。 2.招生专业及要求 化学工程与技术 | ||||||
◎学术兼职 | ||||||
[1]《Energy & Fuels》、《Fuel》、《IEC&R》、《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化工学报》、《石油学报(石油加工)》、《化工进展》等国内外期刊审稿人 [2] 《山东化工》期刊编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