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学子在学校第二十届研究生“学术十杰”和第三届“工程十佳”中喜获佳绩

发布时间:2025-11-17发布人:薛慧浏览次数:10


近日,学校第二十届研究生“学术十杰”和第三届研究生“工程十佳”评选结果揭晓,我院博士研究生岳长乐、陈宇昊获评“学术十杰”荣誉称号,博士研究生任德伦、崔若彤获评研究生“工程十佳”荣誉称号,博士研究生许文龙获评研究生“工程十佳”提名奖。

本次评选经过个人申请、学院评审推荐、学校组织专家评审等环节,重点考察了入围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创新能力等,最终评选出“学术十杰”8名、“工程十佳”10名以及“学术十杰”提名奖8名、“工程十佳”提名奖1名。

研究生“学术十杰”和“工程十佳”评选是学校为鼓励研究生科研创新和实践创新,提升我校高层次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所设立的我校研究生在学术方面的最高荣誉称号。研究生“学术十杰”自2006年开始评选,至今已成功举办20届,评选对象为我校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研究生“工程十佳”是学校2023年设立,评选对象为我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本次学院获奖的5名学生,他们潜心学术研究,勇于挑战科学难题,致力于实践探索,在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取得了骄人成绩,同时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乐于协助团队成员开展科研工作,充分展现了学院研究生的学术科研水平和团结协作的良好精神风貌。

获奖学生简介:

岳长乐,女,2022级化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卢玉坤教授,研究方向为能源催化为功能导向的无机合成化学研究。2020年保送攻读本校硕士,2022年硕博连读,2024年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留学项目,现已前往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联培深造。发表SCI论文20篇,其中以学生一作/通讯发表Energ. Environ. Sci.SCI一区TopIF=32.4)等SCI论文11篇,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6次,发表会议论文2篇;主持研究生创新工程资助项目2项;担任期刊Environ. Sci. Ecotechnol.实习编辑兼审稿人。获得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银奖和省级金奖等科创赛事/奖项20余项,获批中国科协青年托举博士生专项计划(学校推荐理学第一名)和CSC国家公派留学项目。曾任化学博士生党支部书记等多项学生工作,组织参与党建、文艺和公益等活动40余次,荣获两次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孙越崎优秀学生奖、“学术十杰”、十大学生标兵等荣誉奖励。

陈宇昊,男,能源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2022级博士研究生,师从葛保胜和孙海翔教授。在博士研究期间,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性能阳离子分离纳滤膜的制备与膜分离过程机理。基于相关研究工作,共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在博士阶段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8篇,包括SCI一区TOP论文5篇,代表作发表于Science子刊Science Advances及膜分离领域权威期刊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等;博士论文中提出的一项纳滤膜制备技术,已展现出在海上钻井平台油田回注水软化处理方面的应用潜力;作为核心成员,深度参与了“耐高压复合反渗透膜产业化成套技术开发”项目,协助解决了中试阶段的再现性难题,相关技术目前已实现规模化投产;此外,博士期间公开或授权发明专利共计9项,其中作为第一发明人或导师第一、本人第二发明人的专利为5项;担任《Water Research》等期刊的独立审稿人,累计完成审稿20余次,并多次参加高水平学术会议。在科研项目方面,参与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在内的国家级、省部级项目4项,并主持1项中央高校研究生创新项目。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优秀研究生、第四届大学生化工创新挑战赛优胜奖等多项荣誉奖励。

任德伦,男,2022级化学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杨朝合教授、陈小博教授和闫昊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催化裂解机理与工业催化剂的开发。博士在读期间致力于重质油的高效转化和利用,以第一作者/导师第一在Adv.Funct.Mater.,Chem.Eng.J.,Aiche.J.等发表SCI论文6篇,其中T0论文2篇,T1论文2篇,第一作者影响因子超51。申请发明专利6项,授权4项。开发的蜡油增产丙烯助剂经山东省化学化工学会鉴定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现已应用于京博石化160万吨/年工业装置,年利润超2000万元,实现了从基础研究到工业应用的跨越。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并作口汇报3次,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重点研发等各类项目6项,荣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金奖(1/8)、山东省大学生高等数学竞赛三等奖等荣誉奖励。

崔若彤,女,2024级化学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田原宇教授和乔英云教授。从事煤炭催化裂解自由基调控机理研究。授权发明专利11件;发表SCI/EI论文10篇,其中第一作者5篇。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银奖、山东省研究生创新成果、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项目奖一等奖、第二十八届全国发明展览会“—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金奖和银奖等多项省部级奖励。研究内容揭示了自由基调控机理,研发了分级热解气化技术,设计了Y型气流床分区气化炉成套装备,已在多个固体碳基能源的高效气化领域实现工业化。相关成果经专家评价,认为在基础理论、工艺、装备及工业应用方面均取得显著突破,原创性强,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许文龙,男,2022级化学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田原宇教授、乔英云教授、王敬贤副教授。目前已发表SCI/EI等论文31篇,其中第一/共一作者发表8篇;申请发明专利18项,授权6项;授权软件著作权1项。参与的3项成果经省部级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参加第十六届全球华人化工学者研讨会(优秀博士生报告)、第12届世界化学工程大会等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并作口头报告或墙报展示5次;主持研究生创新基金重点项目1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担任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Industrial Crops & Products等多个国际知名期刊审稿人。曾获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山东省研究生创新成果、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和全国发明展览会‧“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银奖等多项荣誉奖励。


【作者:李美选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