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育】我院两门课程获评2025年山东省智慧课程,智慧教学改革再结硕果

发布时间:2025-09-30发布人:唐艳凌浏览次数:10

近日,山东省高等教育学会正式公布2025年山东省智慧课程认定结果和智慧课程建设项目立项名单,我校共有8门课程被认定为山东省智慧课程,4门课程获准立项智慧课程建设项目。其中,我院《化学反应工程》《有机化学》两门课程凭借先进的建设理念、创新的教学模式及显著的教学成效成功入选,标志着我院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领域的探索取得重要突破。

本次山东省智慧课程评选以 “推进高等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为核心目标,严格依据 “理念先进、设计科学、应用效果显著的标准,从课程理念、技术应用、资源建设、教学成效等六大维度开展遴选。我院入选的两门课程均深度契合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通过整合前沿技术与教学实践,构建了特色鲜明的智慧教学体系。

《化学反应工程》课程作为国家级一流课程,依托知识图谱、能力图谱双框架梳理教学内容,将课程核心知识点拆解为 120 余个关联节点,整合微视频、虚拟仿真实验、前沿文献等富媒体资源近 300 项,形成 “可视化知识网络。课程创新性引入专属 “数字人助教,可根据学生学习数据智能推送个性化学习路径,针对实验操作难点提供 7×24 小时精准辅导,学生自主学习时长较传统模式提升 40%

《有机化学》课程作为国家一流课程、山东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一直秉持“学生中心、数字赋能、产出导向”的建设理念,结合知识图谱和AI助教等先进人工智能技术,整合新形态数字化教学资源,探索AI赋能数据驱动的协同教学模式,持续开展数据驱动的“有机化学”智慧课程建设,提升教师智能化教学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与教学效果。

两门课程的建设过程中,我院始终坚持 “技术赋能与教学本质相统一的原则。通过组建跨学科教学团队、开展多轮智慧教学培训、建立课程迭代机制等举措,形成了 “资源整合 - 场景创新 - 学情驱动 - 成效反馈的完整建设链条。此次入选的课程成果已在全院范围内形成示范效应,为 10 余门课程提供了可复制的改革经验。

“智慧课程建设不是技术的简单叠加,而是以技术重构教与学的关系。” 副院长金鑫表示,下一步将以此次获评课程为标杆,深入落实山东省教育厅《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若干措施》要求,加快推进更多课程的智慧化升级,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高等教育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2025年山东省智慧课程名单

序号

课程名称

负责人

团队成员

1

矿物岩石学

董春梅

孟凡超、邱隆伟、曲希玉、吴玉其

2

渗流力学

杜殿发

孙晓飞、姚传进、吕爱民、李蕾

3

化学反应工程

刘会娥

丁传芹、白鹏、金鑫、王纯正

4

高等数学

孙建国

闫统江、邢丽丽、智红燕、于娟

5

电工电子学

张冬至

周兰娟、李霞、贺利、吴荔清

6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

张立强

刘太勋、李红南、王金友、严一鸣

7

工程热力学

张秀霞

王照亮、许伟伟、姜烨、张克舫

8

工程制图

张宗波

曹清园、王珉、陈福忠、牛文杰


2025年山东省智慧课程建设项目立项名单

序号

课程名称

负责人

团队成员

1

犯罪学

冷凌

贺小军、李康、徐济宽、任广志、马康凤

2

油气地质与勘探

刘华

刘景东、曲江秀、杨升宇、许启鲁

3

统计学

刘素荣

徐凌、杨坤、李亮

4

有机化学

彭志华

姜翠玉、王子、周玉路、张洪伟、宋林花、曹伟








【作者:唐艳凌   审核:金鑫】